如何看蘋果設計底部橫線這一無用虛擬鍵,其它國產廠商全部無腦跟進?
看到這個問題我去體驗了下現在用的手機,我發現用的小米手機的確底部是有一個橫線,不過在小米澎湃OS2.0.208.0版本上,我發現是在任意界面雙擊橫線就可以呼出AI助手,問一問小愛功能!無論你是在那個應用,都可以雙擊調用!但在另外一部小米手機是小米澎湃OS的2.0版本無法呼出,無法調用!
看來手機廠商還是在給這個虛擬按鍵賦予它的靈魂!另外一個榮耀早期的手機,升級到了鴻蒙系統并沒有橫線!IOS下的確是從底部可以查看任務管理器,也可以直接回到桌面!
查詢資料發現,榮耀的做法最能體現這種"因地制宜"的智慧。在最新系統中,榮耀將底部橫線設計成可完全關閉的"可選功能",用戶在"設置-系統和更新-系統導航方式"中能自由切換傳統三鍵導航或全面屏手勢。
這種"不強制"策略背后,是對不同用戶群體的包容——年輕人可以享受手勢導航的沉浸感,長輩則能保留熟悉的返回鍵。OPPO和vivo則走了另一條更激進的創新路線。雖然早期機型如OPPO Find X確實模仿過蘋果的上滑手勢,但現在的ColorOS和OriginOS已經發展出獨特的"橫線生態"。
在vivo X100系列中,用戶能在"設置-顯示與亮度-導航欄與手勢"里自定義橫線功能,除了常規的返回桌面、多任務切換,還能設置成智慧互聯的快捷開關——比如滑動橫線快速連接vivo Pad或TWS Earbuds。這種深度定制化的設計,讓橫線從單純的"導航指示器"變成了跨設備交互的樞紐。
這種設計邏輯的本質,是解決"屏幕空間"與"操作效率"的永恒矛盾。蘋果最初設計橫線是為了在全面屏時代保留"Home鍵的心理錨點",而國產廠商則發現了其更大潛力:當用戶習慣手勢操作后,這條線可以承載更多智能功能。
就像你體驗到的小米"雙擊呼出小愛",本質上是把原本需要多步操作的語音助手喚醒,壓縮成0.5秒內完成的肌肉記憶。這種"交互簡化"在大屏手機普及的今天尤為重要——想想看,當你單手使用6.7英寸的小米14 Ultra時,底部橫線區域恰好是拇指最容易觸及的"黃金地帶"。對此大家是怎么看的,歡迎關注我“創業者李孟”和我一起交流!
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