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冬季來臨,保溫杯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然而,市面上的保溫杯質量參差不齊,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,卻可能暗藏健康隱患。
一、保溫杯用不對,反變“定時炸彈”?!
先看幾個案例,廣東劉先生的小兒子每天都自己清洗保溫杯,前兩天將開水倒進保溫杯后擰緊蓋子搖晃了幾下。只見保溫杯瞬間爆開熱氣,瓶蓋飛了出去,好在當時瓶蓋沒有對著人,沒有傷人;
同樣的保溫杯爆炸事件也發生在了福建的一位女孩身上,她平常喜歡泡養生茶。大約10天前在保溫杯里泡了枸杞,之后忘記喝了,那天在打開的時候保溫杯突然爆炸了,眼球因為沖擊力而破裂。
為什么好好的保溫杯會突然爆炸?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?
保溫杯內泡熱水后爆炸,主要是因為熱水在密封環境下會產生蒸汽,而搖晃后內里的壓力會明顯增加,從而讓杯子爆炸;
而泡枸杞導致爆炸,是因為枸杞內有大量的營養,保溫杯的縫隙、瓶蓋等地方藏匿的細菌會吸收營養從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,泡的時間越長產生的氣體就越多。密封的保溫杯內壓力不斷增加,一旦杯蓋被擰開,過大的沖擊力容易讓內里的液體噴涌而出傷人。
想要避免保溫杯爆炸,在使用前最好先用熱水預熱倒掉后再裝入熱水,避免溫差過大。
沖泡熱飲時,一定要注意控制時間,不要長時間泡著。打開保溫杯杯蓋時,注意不要對著人,也可以反復小幅度開關杯蓋釋放內里的氣體。
使用保溫杯時,要注意不要裝碳酸飲料、果汁、茶類、發酵類食材、溫熱的牛奶等,否則容易破壞飲品的營養價值,甚至會導致爆炸。
二、熱水進,毒水出!這種保溫杯別買
保溫杯意外問題,除了人為因素導致的外,還可能是材質不合格所致。
此前,央視曾曝光過一項針對50批次保溫杯的檢測結果,結果顯示有19種保溫杯存在重金屬含量超標問題,占比約4成。
這些保溫杯內有錳含量嚴重超標的問題,長期用這種保溫杯裝水的話,會導致免疫力下降、食欲不振,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智力、增加癌癥的發生風險。
圖源自:央視網
現在線上購物十分方便,且價格很優惠,不少人會在線上購買便宜的保溫杯,但成本低的保溫杯可能存在2個安全隱患。
一是商家可能會為了降低成本使用201不銹鋼作為內膽,這種內膽非食品級,存在高熱、酸性物質會有重金屬析出,對健康不利;
二是可能使用了低配的密封墊圈、吸管或是不安全的塑料,這些材質的配件也會有析出有害物質的風險。
保溫杯具體該如何選擇呢?看2點。
1、材質
要注意查看內膽的材質是否為304、316不銹鋼材質的,這兩種材質均為食品級的材質,裝水裝食物都沒有問題,316材質的不銹鋼比304的耐酸堿、高溫能力更強。
2、保溫性
想要測試保溫杯的保溫性能,可在保溫杯內裝上熱水放置2~3分鐘,之后摸杯身和杯底,如果發現有溫熱的感覺說明保溫性能一般;也可以長時間測試,在保溫杯內裝入開水,4小時后應該還有70℃、8小時后應該還有60℃以上。
三、在冬季,這4種杯子不能拿來裝開水!
喝水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,但在喝水時一定要選擇質量合格的杯子,這幾種千萬不要用。
1、釉上彩陶瓷杯
這種杯子的彩料直接暴露在外,抗腐蝕能力較差,還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選擇劣質的彩料,裝水會有重金屬超標的風險。
2、掉瓷的搪瓷杯
搪瓷的釉質是對健康無害的礦物原料,一旦掉瓷意味著內里的金屬失去了涂層保護,會變得容易腐蝕、氧化,長期使用可能會讓體內蓄積重金屬,威脅健康。
3、含鉛的玻璃杯
一些玻璃杯為了增加透明度會添加鉛元素,長期攝入鉛元素會導致血鉛濃度上升,影響幼兒的智力和神經發育。
4、PC材質的塑料杯
PC材質的杯子大部分只適合裝冷水,裝熱水會讓內里的雙酚A析出,該物質進入體內會影響內分泌系統,還可能誘導癌細胞遷移。
杯子雖然每天都在用,但在選擇的時候有許多的細節需要注意,對此一定要多加注意,選擇符合標準的產品,避免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影響。
參考資料:
[1] 《搖晃了幾下,瞬間炸開!這個“過冬神器”要警惕》.科普中國.2025-01-03
[2] 《央視曝光:這19種保溫杯有害!家里有的趕緊扔》.醒目視頻.2020-08-29
[3] 《這5種杯子不能拿來裝開水,小心熱水變“毒水”,很多人還經常用》.DrX說.2025-09-23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