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“后面有人嗎?”,資深演員朱珠這句溫和的詢問,反倒成了整場采訪最顯主持人功底的瞬間——可惜,是反向的。據11月1日報道,《心動的信號7》女嘉賓翁青雅跨界主持采訪朱珠的片段沖上熱搜,其災難級表現被網友貼上“太尷尬”標簽,更引爆了一場關于“流量與專業”的全民大討論。
事情發生在一場品牌直播中。敲門后,翁青雅未禮讓嘉賓,自顧自徑直入門,反讓朱珠在后面被動關門;落座時,她又無視“嘉賓優先”的職業規范,搶先坐上沙發,留朱珠在原地短暫愣神后才微笑坐下。這波“反客為主”的操作,被網友犀利點評為“大小姐做派”,直指其連基本社交教養都欠奉。
如果說禮儀缺失是開場暴擊,那接下來的采訪環節則成了大型業務能力“塌方”現場。作為倫敦藝術大學傳媒學院的畢業生,翁青雅的提問全程卡頓、忘詞,對品牌理念的闡述生硬如“背課文”,甚至連品牌名都念不清楚。邏輯混亂到需要工作人員緊急救場,其對朱珠的新劇角色和穿搭態度也顯得一無所知。這一切,都被鏡頭忠實記錄,與對面始終得體微笑、甚至主動幫她重構問題(“你真正想問的是…?”)的朱珠形成慘烈對比。
面對如此尷尬局面,網友們的態度迅速兩極。一部分聲音認為,新人跨界難免緊張,應多些寬容。但更多觀點一針見血:緊張只是“放大鏡”,而非問題的根源。職業主持人靠的是系統訓練和萬全準備來抵御緊張,而翁青雅的表現,暴露的是從禮儀到內容的全方位能力短板。尤其是當品牌方派專業主持人介入控場時,她未及時配合銜接,反而占據C位整理儀容,徹底暴露了控場能力的缺失。
這場翻車背后,更深層的爭議浮出水面。有爆料稱,該主持崗位原由專業主持人競選,最終花落翁青雅,被質疑是“流量優先”的典型操作。加之其視頻報價高達20萬,更是加劇了公眾對“德不配位”的反感。對比朱珠早年主持時強調“做足功課”的職業態度,翁青雅被視為對專業缺乏敬畏,“把主持當兒戲”。
更讓輿論發酵的是,翁青雅身上“戀綜女嘉賓”、“高雅CP”(官宣一月即分手)等網紅標簽,與此次專業場合的失敗表現疊加,讓“跨界”一詞蒙上了陰影。公眾不禁發問:當流量能輕易叩開專業大門,誰還會在乎門后的基本功?
采訪結束時,朱珠以“緊張是人之常情”為對方挽尊,展現了前輩風度。但這場尷尬的直播,已然超越了一次簡單的業務翻車。它像一面鏡子,照出了當下泛娛樂生態中,流量與專業之間的那根敏感神經。下一次,當流量再次跨界,我們是否還會為這樣的“不專業”買單?或許,是該重新審視那句老話了:沒有金剛鉆,別攬瓷器活。
編輯:文小娛
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