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北京,有一場限定的金色盛宴正在悄悄來臨。 門頭溝潭柘寺的千年銀杏“帝王樹”披上黃金甲,落葉鋪滿古寺石階;五塔寺的古塔與銀杏構成梵高畫作般的色彩碰撞;紅螺寺的“夫妻樹”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仿佛千年愛意的凝固。 這些古樹不僅美得震撼,并且還承載著皇家的傳說、佛家的禪意、歷史的厚重。 它們用一樹金黃,將北京的秋色渲染成史詩級的畫卷。
潭柘寺:帝王之樹
潭柘寺的“帝王樹”是北京銀杏界的無冕之王。 這棵唐代種植的古樹高達40米,樹干需六七人合抱,乾隆皇帝曾御封其為“帝王樹”,寓意“一帝一枝,榮枯與共”。 相傳清代每位皇帝登基,樹根便會萌發新枝,而皇帝駕崩時樹枝則會折斷。 與它相對的“配王樹”雖同為雄株,卻因錯配性別千年未果,反而成了趣談。 深秋時節,金黃的葉片與寺內紅墻青瓦相映,游客站在樹下,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。
戒臺寺:雌雄同株
戒臺寺的古銀杏以“雌雄同株”的稀有特性聞名。 樹齡逾900年的它,每年秋季呈現“一樹兩景”:部分枝葉金黃燦爛,部分仍帶綠意。 寺院依山而建,銀杏與松柏、紅墻構成層次豐富的禪意畫卷。 后花園的落葉厚如地毯,游客踏足時沙沙聲與鐘聲交織,成為獨有的沉浸式體驗。
五塔寺:古塔與銀杏
五塔寺(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)的金剛寶座塔前,兩棵600多歲的雌性銀杏樹與明代古塔形成絕配。 塔身的雕刻紋路與銀杏葉的扇形輪廓在光影下交錯,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。 近年來,館方推出銀杏節文創市集,游客可邊品限定咖啡邊賞“古塔金葉”的景致。
大覺寺:九子抱母
秋風拂過,落葉如金色蝶群盤旋而下,常引來寫生者用畫筆記錄這生命力的震撼。
紅螺寺:天作之合的夫妻樹
紅螺寺大雄寶殿前的兩棵銀杏被譽為“夫妻樹”,雄樹開花不結果,雌樹結果不開花,卻并肩千年。 雄樹根部衍生十余枝干,呈“獨木成林”之勢。 樹下常有心愿牌懸掛,人們相信這對“千年夫妻”能護佑姻緣。
地壇公園:經典的銀杏大道
地壇公園的銀杏大道是北京城區觀賞銀杏的首選。 道路兩側古樹樹齡超30年,秋日形成金色穹頂。 紅墻琉璃瓦下,落葉堆積如毯,市民在此散步、拍照,甚至有人收集葉片制作書簽,留住秋意。
小眾秘境:藏在古寺與郊野的金色驚喜
西山八大處的大悲寺內,元代古銀杏落葉鋪滿庭院,與香火繚繞的氛圍相融;昌平張各莊的銀杏林占地廣闊,83萬棵樹木形成“林海聽濤”的壯觀景象;三里屯東五街的使館區銀杏道,則融合了異國建筑與金黃秋葉,成為鬧市中的靜謐角落。
觀賞貼士:抓住最佳時機
古寺銀杏的最佳觀賞期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。 潭柘寺、戒臺寺因地處山區,葉色變化略早于市區;五塔寺、地壇等公園的銀杏則可持續至11月下旬。 清晨與黃昏的光線最易拍出大片,若想避開人流,建議工作日上午前往。 古寺地面多為石板或泥土,穿防滑鞋更安全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