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姆中國區高管層正被阿里系瘋狂滲透,多名核心崗位換成了阿里前員工,甚至連采購、運營的核心策略都在向阿里系靠攏。
消息一出,網友直接炸了鍋,山姆變味了,別把阿里的套路帶進來的聲音刷屏,更有人怒稱阿里系是“行業百草枯”,呼吁山姆立刻辭退所有阿里系高管,保住自己的特色!
這事的來龍去脈得從一份內部通訊錄說起。
有山姆員工匿名曬出最新組織架構圖,中國區CEO、首席運營官、采購負責人等6個核心崗位中,4人來自阿里,其中采購負責人更是直接照搬阿里“低價引流和爆款邏輯”。
剛上任就砍掉了200多款山姆獨家自營商品,換成了和天貓超市重合度極高的大眾款。
更讓老會員不滿的是,山姆標志性的大包裝、高性價比、獨家品優勢正在消失。
之前1000g裝的進口牛排,現在改成了500g,價格卻沒降多少;網紅瑞士卷、麻薯經常斷貨,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貼了聯名款標簽的溢價商品。
有業內人士扒出更細節的操作。
阿里系高管入職后,開始推行流量考核KPI,要求門店員工每天發朋友圈推廣、拉新促活,甚至把會員復購率和員工績效綁定,這和山姆之前重體驗、輕營銷的理念背道而馳。
更離譜的是,有會員發現,山姆APP上出現了直播帶貨板塊,主播話術、商品定價和天貓超市幾乎一模一樣,連滿減券和湊單攻略都照搬阿里模式。
老會員吐槽:我辦山姆卡是為了買獨家好貨、享受安靜的購物體驗,不是來逛線上直播間、湊滿減的!
還有供應商爆料,阿里系高管正在推動賬期延長,把供應商賬期從30天改成90天,不少中小供應商被迫退出,這和阿里當年在電商領域的操作如出一轍。
網友的情緒徹底被點燃,一邊倒要求清退阿里系高管,兩派觀點吵得不可開交,矛盾點直指山姆該不該被阿里化。
絕大多數網友怒喊:“阿里系就是行業百草枯!走到哪毀到哪,當年搞垮線下實體店,現在又來禍害山姆!”
有老會員現身說法:山姆最吸引人的就是‘不跟風、不玩套路,現在滿屏都是營銷,獨家品越來越少,和普通超市有啥區別?這卡辦得太虧了!
更有人吐槽阿里的套路,低價引流拉新,然后漲價、減少優惠,最后逼商家站隊,這套玩法我們早就看透了,別想把山姆變成第二個天貓超市!
還有網友補刀:看看盒馬,被阿里收購后越來越商業化,品質直線下降,山姆可別步后塵!
企業該不該為了流量,丟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?
回顧過往,優酷被收購后,從優質內容平臺變成綜藝和廣告堆砌的流量池,餓了么被收購后,騎手權益縮水、商家傭金上漲,口碑一落千丈。
這些案例都說明,阿里的流量邏輯和傳統企業的品質邏輯往往格格不入,強行融合只會讓企業失去初心。
網友怒稱阿里系是“行業百草枯”,本質上是對“阿里套路”的警惕。
我們看夠了阿里用低價打垮競爭對手,然后壟斷市場、肆意漲價,看夠了用流量考核強迫商家內卷,忽視商品品質,看夠了把所有行業都變成流量游戲,讓消費者陷入湊滿減、搶優惠券的疲憊中。
所以當山姆開始被阿里系滲透,大家才會拼命抵制。
這不是對阿里的偏見,而是對品質零售的堅守。
更扎心的是,山姆作為高端會員制超市,之所以能吸引千萬會員,依賴的就是不玩套路、專注品質的初心。
老會員愿意花260元辦卡,不是為了買低價商品,而是為了放心的品質、獨家的商品和舒適的體驗。
一旦這些優勢消失,山姆和普通超市、線上電商就沒了區別,會員的信任也會徹底崩塌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