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《第一發布》迎來首個汽車品牌發布會。讓外界好奇的是,“首個”會是哪家?
答案揭曉時,既出乎意料,也在情理之中。長安馬自達攜全球戰略級新能源SUV MAZDA EZ-60(以下稱EZ-60),在央視總部演播廳舉辦了“一款全球好車的質電之夜——EZ-60和他的朋友們”專屬發布會。
這場承載“中國智造全球化”敘事的盛會,不僅以硬核實力解答了“長安馬自達為何能成為首個登上央視演播大廳的汽車品牌”,更讓“央視認證全球好車”成為EZ-60叩響全球市場的關鍵砝碼。
我們不禁要問,為什么是長安馬自達?
快與慢:慢中藏快,厚積薄發方能行穩致遠
這些年,長安馬自達似乎給外界一個感覺,動作“慢”了些,它既不盲從熱點,也不跟風堆料,在喧嘩與騷動的中國車市中,如同一股清流。
但馬自達始終保持著它應有的定力——品牌被譽為“小而美”,直到現在,它依然是不喧嘩,自有聲。
慢的背后是——敬畏。造一輛汽車不等于迭代一部手機,首先對生命要有起碼的敬畏,不能隨風而靡忘記了汽車安全至上的初衷。其次馬自達寧愿放慢腳步,也不愿意在品牌DNA上有絲毫退讓,在新能源時代,它也要做到特立獨行。
馬自達造新能源,從一開始,就著眼于全球車視野。它始終堅持一個簡單的愿望,就是讓每一位駕駛者都能感受到駕駛的純粹暢快!馬自達始終相信,車不只是冰冷的機器,更是人和世界之間的情感延伸。甚至,馬自達也不那么追求“零百加速數據”,而是通過“行-轉-停”一體化調校來實現以操控為核心的品質追求。
比如,馬自達在歐洲道路測試投入100輛車,累計測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,全球突破900萬公里,就是為了應對歐洲8國不同路況的操控需求。正是這種“文火煲靚湯”的精神,實現了“可控的快”這一全球用戶共需的駕駛體驗。
再比如,EZ-60的底盤是由中、日、德三國聯合調校,這就好比將C羅、梅西、內馬爾三位足球巨星的實力融為一體:既擁有C羅的爆發力,也承襲了梅西的控球、傳球能力,還兼具內馬爾的個人突破力,面對任何路況都能表現出無與倫比的質感,讓用戶從容自如,游刃有余。
因而,EZ-60從一出生,就以“新能源全球車趨勢踐行者”的身份,帶來更安全、更可靠、更智能、更適配、更富駕趣的體驗,詮釋了新一代新能源全球車該有的樣子。
當EZ-60以全球“最嚴”標準返回到中國市場時,正如新車發布會上《第一發布》主持人尼格買提所說,“我們看見的是一臺新車,但聽見的卻是一個時代正在加速的聲音。”
長安馬自達EZ-60快人一步,并創造多個“第一”:
央視總部演播廳首次為單一汽車品牌舉辦專屬發布會,這是央視對中國合資智造全球化實力的深度認可;
長安馬自達是被央視選定的首個登上央視《第一發布》演播大廳的合資汽車品牌;
同時,這也是中國新能源首次在央視平臺發布全球車趨勢標準,樹立了中國新能源產品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應具備的全新價值標準。
守與創:智能創新加速,堅守全球好車品質
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從不缺營銷鬼才。比如,鋪天蓋地的“性能碾壓一切”“配置秒殺同級”等等營銷口號,聽起來高大上,但對普通用戶來說,天天開的車,真的會頻繁使用這些功能嗎?
反而是那些基礎的、看似“不起眼”的細節,才是真正決定開車舒心度的重要指標,這也正是馬自達所堅守的那份由內而外散發的獨特內涵。
從1967年第一次量產轉子發動機,到今天以EZ-60開啟新能源全球車的全新篇章,半個多世紀以來,馬自達始終堅信:“第一”從來不是冰冷數字的比拼,而是對行業趨勢的精準預判、對用戶需求的極致敬畏、對核心技術的執著堅守。
比如,7橫5縱的籠式車身和9個安全氣囊,“除了發型,哪都能保護到”。正是對這種全方位、無差別的安全堅守,才點亮了馬自達駕控與性能的品牌底色。好車的安全絕不是“因地制宜”地減配,而是效用最大化下的“木桶效應”,要同步滿足全球最嚴苛的標準才能稱得上真正安全。EZ-60從研發之初就以C-NCAP(2024版)+E-NCAP雙五星、中保研全優G全球三大安全標準為目標,車內乘員安全指數得分96.5%,遠端保護獲滿分,這種全球統一安全標準,讓中國用戶和全球市場用戶享受到同等的安全保障。
中創新航也感受到了來自長安馬自達近乎執拗的堅守。中創新航高級副總裁謝秋就提到,2012年在其乘用車上投入使用的電池現在依然能用,實測壽命超過13年。單電池包最長的行駛里程已經超過了80萬公里。如今,最新的長壽命技術也用在了EZ-60上,就是要讓車主“買得值、用得久、保值高”。
魔鬼藏在細節里。謝秋還談到,這次與長安馬自達的合作,對電池供應商來說并不容易。長安馬自達對于產品的把控,可以說是十分嚴格,甚至苛刻。馬自達曾經派日本專家到現場檢查工廠管理,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專家戴著白手套趴地上檢查,嚴格程度好像在評選諾貝爾衛生獎一樣,“最后老專家說,他對我們的現場管控非常感動。”
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、學科帶頭人秦麗蓬也這樣評價:EZ-60在丙察察進行TOP Safety挑戰的初衷,并非為了制造噱頭,而是源于對現實道路安全的深刻洞察;希望能模擬在實際交通中,那些雖然概率很低但后果極端嚴重的復雜事故工況,即“長尾場景”,去驗證車輛在極限的狀態下,是否依然能成為守護駕乘人員生命安全的“堡壘”。
EZ-60向外界宣示:真正的安全,不是要去做營銷話術,而是真正實打實地將安全融入每一處結構、每一寸鋼材里的扎實與承諾,是同時兼顧用戶生命安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與擔當。
例如,長安馬自達和寶鋼聯合開發的1500MPa級的高強度冷沖壓零件,與傳統的熱成型工藝相比,這項技術能實現降低碳排放58%。這不僅是強度的勝利,更是綠色制造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車身技術上的重要實踐,體現了真正的產業引領價值。
靜若處子,動若脫兔。雖然在安全品質上,馬自達堅守最后底線,但在智能化、個性化上,馬自達卻又能快速實現自我突破。
智能化領域,長安馬自達堅持“所見即所得”的用戶體驗。在與科大訊飛的合作中,基于“多模態大模型”結合語音、視覺等技術,EZ-60重塑智能座艙的交互與場景,打造更懂你的“隨行伙伴”。
個性化層面,EZ-60也不遑多讓。它不僅僅是一輛家用車,也是一輛性能車、個性車;同時它更像一個不被定義的人,一個懂你節奏的老朋友——能撒歡、能劈彎還有點帥,并拒絕“千車一面”。
長安馬自達的堅守與創新,看似矛盾卻又總是相得益彰。例如,新能源汽車設計常陷入“標準化妥協”(為適配多市場降低成本)或“區域化割裂”(不同市場外觀差異大),而EZ-60以9風道空氣動力學設計和魂動美學的深度融合打破這一設計困境,樹立“功能美學”的全球設計新范式,并獲得了“設計界奧斯卡”美國繆斯設計鉑金獎和年度最佳設計雙獎,印證了EZ-60在新能源時代的魂動之美得到了全球權威獎項的認可。
競與合:與頂級朋友圈合作,參與全球競爭
作為央視首次為單一汽車品牌量身打造的專屬發布會,長安馬自達與央視的攜手絕非偶然。雙方攜手,既是權威平臺使命與企業發展路徑的精準契合,更是中國合資智造實力與國家級平臺的強強聯合,共同向全球傳遞中國智造樹立全球品質的自信。
正如主持人尼格買提指出的一樣,中國新能源車已經到了以伙伴共建全球標準,而不是被動追隨的時代。長安馬自達EZ-60來了,它不僅自己來了,還帶來了一群“頂配朋友圈”。
EZ-60延續了馬自達的靈魂,更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品類:新能源全球車。長安馬自達用全球最頂尖的供應鏈、最嚴謹的標準、最真摯的初心,把“駕駛的快樂”這幾個字重新點亮。
對長安馬自達來說,所有技術路線的選擇背后都是對全球用戶真實需求的再三推敲,EZ-60不是一次沖動式的投入,而是對新能源全球車趨勢深入洞察后的誠意表達。為此,長安馬自達投入上百億研發經費,研發戰場遍布全球。帶著900輛樣車,跑了900多萬公里測試路,橫跨數個國家,是業內測試平均投入的數倍。有人會問,至于測這么多遍嗎?這就是“暖心型男”的極致浪漫。因為世界各地的風,脾氣不一樣,但EZ-60“想守護你的風,終究吹到了全世界”,這才叫真正的全球車。
長安馬自達攜手全球頂級伙伴,不再是簡單適配全球標準,而是以“伙伴共建”的模式,共同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全球新風向。
其實,一款全球好車的底氣從不是單一企業的“獨角戲”,而是全產業鏈頂級資源的“強強聯合”。一輛優秀的新能源全球車,必須擁有全球最頂級的伙伴體系支撐,從鋼材到智能座艙,到算法,再到動力,EZ-60的“朋友圈”已不再是簡單的合作名單,而是每個細分領域的“技術標桿”。
這種“中國產即全球品”的堅守,與央視傳遞真實價值的傳播理念高度契合;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講,長安馬自達聯合中創新航、寶鋼、豆包、科大訊飛等中國頂級供應鏈伙伴,構建起協同共創模式,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,也是央視推動行業進步的核心訴求所在。
汽車產業不再是單一車型的孤軍奮戰,而是“頂配朋友圈”的組合與技術聚合,更標志著中國新能源車從“被動追隨”到“主動引領”的行業首次宣言。
這也折射出,產業鏈升級背后,是全球制造格局的深刻改變——工業4.0時代的競爭,企業間的競爭正變為產業鏈間的競爭。放眼全球,新能源汽車最完善的產業鏈在中國,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也確立了全球的引領地位。
與頂級朋友圈合作,參與全球競爭,這份在中國新能源領域錘煉出的領先優勢,為馬自達征戰海外提供了最硬核的“通行證”。
愛點評
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在汽車工業的進化歷程中,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始終扮演著“矛”與“盾”的辯證關系,前者如同引擎,驅動著行業駛向智能化、電動化的未來;后者則像精算師,確保企業能在商業海洋中穩健航行。這兩股力量看似矛盾,實則相輔相成,構成了汽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雙螺旋結構。真正的高手,就像高空踩平衡木,能在兩者之間“從從容容,游刃有余”,而不是“匆匆忙忙,連滾帶爬”。這正是長安馬自達給行業留下的啟示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