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的武漢商用車展其最大的看點,毫無疑問將再次聚焦于新能源輕型車這個卷到極致的賽道。這早已不是油與電的戰爭,而是電與電之間的貼身肉搏。當油電同價的口號已經喊麻,當續航內卷已成常態,今年的牌桌上,玩家們又將亮出怎樣的新底牌?
江淮、東風等“老炮”如何守擂?比亞迪這樣的跨界巨頭如何降維打擊?甚至,我們還看到了來自四川的新品牌金琥,它又憑什么敢在此時入局?
對于江淮、東風這樣的傳統豪強而言,2025年的課題,早已不是“有沒有電動輕卡”,而是“你的電動輕卡,還帶不帶燃油車的影子?”,市場對“油改電”的妥協方案已經走到了盡頭。
我們期待看到的是這些“老炮”們,是否真正亮出了“原生純電平臺”的殺手锏,不只是基于更大電池帶來的更長續航——那只是電池的功勞。我們更期待看到,一個徹底拋棄了發動機艙和傳動軸束縛的全新底盤架構,將如何重構駕駛室空間、人機工程和底盤的承載效率,這才是考驗一個傳統強勢品牌是否具備自我革命的決心和“大象轉身”的魄力。
本次車展帶來的T4小卡便是之前在東京車展全球首發的系列產品,對于比亞迪這樣的跨界巨頭,上半場的競爭已經結束了,憑借其三電技術的絕對優勢,它在成本和技術上早已遙遙領先。因此,我們在武漢車展上期待的,不是比亞迪在“刀片電池”等核心技術的加持下,面向商用車場景有了哪些深度匹配的突破。
同時它的新品如何提供真正的TCO解決方案亦是重大看點?它對輕型車用戶日行三百公里、高頻啟停、重載爬坡的場景理解,是否已經體現在其底盤調校、貨廂容積和電控標定上了?
在這樣一個“血海”市場,依然有新品牌敢于入局,比如來自四川的金琥。這本身就值得玩味。對于一個沒有燃油車包袱的新勢力而言,它的優勢在于輕裝上陣,但劣勢在于毫無根基。
我們期待看到的是金琥將以何種姿態入場,它帶來的是又一款同質化的純電輕卡來充當價格戰的炮灰?還是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?或者它是否會徹底避開主流,專攻某個被巨頭們忽視的細分場景?在武漢,我們等待的是金琥的自我介紹,更是它的生存宣言。

全部評論 (0)